在线新华字典,在线汉语查询
当前位置 : 在线新华字典,在线汉语查询 > 查成语 > 知难而退

知难而退


拼音: zhi nan er tui   声调: zhī nán ér tuì

知难而退 的意思和解释


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,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。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。

知难而退 的出处

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见可而行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”

知难而退 的例句


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、四个“吵客”,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。 ★邹韬奋《经历·新饭碗问题》

知难而退 的故事


春秋时期,晋国和楚国是两个比较大的国家,它们为了争夺霸权,相互之间不断进行战争。郑国是个比较弱小的诸侯国,在晋、楚争霸的过程中,它有时依附晋国,有时又不得不依附楚国。公元前597年,郑国投靠了晋国。不久,楚王领兵攻打郑国,将郑国都城围困了17天,郑国招架不住,和楚国讲和,降服了楚国。晋国听说楚国进攻郑国,于是派荀林父、士会、那克、先琅、赵朔、蔡书等人领兵前往救援。晋国大军到达黄河边时,听说楚国已经与郑国讲和,订立了盟约。晋军内部产生了分歧,以中军副帅先彀为首的一批人想要继续前进,与楚军大战一场;以中军主帅

知难而退 的成语


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